《楞严伪经——阿含经VS伪大乘经》纸质版书籍结缘赠送!
值此《楞严伪经——阿含经VS伪大乘经》出版两周年之际,现结缘赠送一批纸质版,拍取地址如下,即拍即送,先拍先得。
根据第一批纸质版的结缘赠送情况,后续或会酌情进行第二批、第三批……


八,悲智闹的大笑话;面对外道悲智等诽谤大乘经典的一幕幕闹剧,我们一边要剪灭邪见,一边还要给他们补习古汉语,他们古汉语的水平实在是低。用此文来看整部《楞严伪经》就是一部笑话书。在95年的时候,各类出山的“气功大师”和 “砖家、叫兽”纷纷注释《道德经》。不过98%都败在第一句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”的注释上了。把第二个“道”解释为:语言,表述。” “道”在唐宋间的著作,在语录中经常出现有:“道来!道来!”“速道!速道!”等句子。明人小说上,更多“某某道”或“某人说道”等用语。如果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,时隔几千年,口语完全与后世不同。那个时候表示说话的用字,都用“曰”字。如“子曰”、“孟子曰”等等。 同样“岁”字的古代常用的含义和现代含义也是不一样的; 例如:[初,浙西节度李锜请入觐,乃拜为右仆射,令入朝。既而又称疾,请至岁暮。] 【列传第一百八】《旧唐书》沈昫 [当日因来后槽看马,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脱着,刺着一身青龙,银盘也似一个面皮,约有十八九岁,拿条棒在那里使]《水浒传·第一回》 [鲁提辖道:“可是作怪!你与我唤得他来。”酒保去叫。不多时,只见两个到来∶前面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,背后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儿,手里拿串拍板,都来到面前。]《水浒传·第二回》 [有诗为证:自古兵机在速攻,锋摧师老岂成功。高俅卤莽无通变,经岁劳民造战艟。]《水浒传·第八十回》 读的书不多,特别是古文读的不多的话,闹笑话也就难免了。 我们来看看下面文句里“岁”的用法和意思。 【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。七岁出家三十成道。号吾为释迦牟尼佛。于寂灭道场坐金刚花光王座。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。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。】《梵网经》 【又且。比丘。吾昔日时。七岁之中恒修慈心。经历七成劫.败劫。不往来生死。劫欲坏时。便生光音天。劫欲成时。便生无想天上。或作梵天。统领诸天。领十千世界。又复三十七变为释提桓因。又无数变为传论圣王。比丘。以此方便。知其行慈心。其德如是。…… 是时。阿难白佛言。云何。世尊。彼人自修梵行.三乘之行。彼人何所趣向。 佛告阿难。如汝所言。吾恒说三乘之行。过去.将来三世诸佛。尽当说三乘之法。…… 是时。阿难复白佛言。彼人为在何部。声闻部。辟支部。为佛部耶。佛告阿难。彼人当名正在辟支部。】《增一阿含经•45.马王品第四十五•第5经》 【岁】(歲) 1. 年:~首。~暮。~夕(即“除夕”)。~除(年终)。~阑(一年将尽的时候)。 2. 一年的收成,年景:~凶(年成歉收)。歉~(收成不好的年份)。 3. 年龄:年~。周~。 4. 星名:~星(即“木星”。) 5. 指时间,光阴:~月(泛指时间)。 显然,外道悲智等在这里用白话文里作“年龄”的“岁”,来解释文言文里用作“年”或指时间的“岁”了。他们生硬的把“岁”理解为年龄,于是在哪里大作诽谤。妄想以此诽谤《梵网经》的真实性,实在可笑。 [二、《梵网经》谬说佛陀七岁出家
《梵网经》亦如其它伪大乘经律一般,低级错谬无数,再举一例,以证其伪。
比如:
★“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。七岁出家三十成道。号吾为释迦牟尼佛。于寂灭道场坐金刚花光王座。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。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。”(《梵网经》)
佛陀七岁出家这等错谬太低级了吧,不值一哂。
另外,包括摩醯首罗天在内的“十处”之说,亦与《华严经》所编造之“七处”相抵牾,且“七处”之中只有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与他化天等欲界四处天,根本没有色界摩醯首罗天的事。]外道悲智《楞严伪经》 关于《华严经》,我们在本文的《卷一·二妄说小乘为大乘·如来十力四无所畏》已经广述,此处可以借鉴。 这种无知的诽谤,我们对外道悲智只能说:“你连世界都没观过,哪来的世界观?”韩寒《后会无期》。
|